电磁流量计公司 > 电磁流量计资讯 > 科学仪器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现状(四)
信息详情

科学仪器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现状(四)

来源:www.tlybc.com 点击: 发布时间:2007/8/8 7:57:27

     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科学仪器技术水平 
    (一)当前是我国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重大机遇期 
    1.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科学仪器研究开发工作。早在1995年,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邹家华和宋健等领导同志就对卢嘉锡、王大珩等20位院士提出的《关于振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2000年,吴邦国、温家宝和李岚清等领导同志又对王大珩、杨嘉墀等11位院士关于《我国仪器仪表工业急需统一规划和归口管理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指出:“仪器仪表工业很重要”。 
    2.现实需求要求我国加强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对科学仪器有旺盛的需求。首先,《规划纲要》明确部署了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任重而道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重大任务的实施对科学仪器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其次,微观、宏观、综合和极端条件化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对传统的科学仪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重大精密科学仪器需求迫切。例如,电子显微镜是纳米技术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仪器,目前,在亚埃级电子显微镜的支撑下,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已经到亚埃级别的微观尺寸,要保证我们的纳米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必然需要亚埃级电子显微镜,否则我们仅能处于国际二流的纳米级的水平。第三,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进出口贸易、医疗卫生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对科学仪器也有着重大需求,统计表明,这些领域对科学仪器的需求每年以约30%%的速度持续攀升。 
    3.我国已具备大力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在政策方面。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自主创新已深入人心,国务院发布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明确提出了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这些政策为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在基础理论和方法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投入支持下,我国已在许多与发展新的科学仪器相关的重要前沿领域,如微纳米技术、电化学、色谱学、化学计量学、光谱学、传感器等,在国际上占据了先发位置。在关键共性技术储备方面。通过“九五”、“十五”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的实施,攻克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工艺技术,仅“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就攻克了核磁测井技术、液相色谱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微波源技术、光谱全谱技术、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以及微波消解等近30项关键技术。在人才队伍方面。我国已具备一大批活跃在国际科学仪器领域的研究、生产和管理的人才队伍,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技术工人相协调的较为合理的人才队伍。在产业基础方面。通过国家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国有骨干企业、民营企业、转制的企业型科研院所和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小型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结构的科学仪器骨干企业。目前,量大面广的常规科学仪器市场占有率已由10年前的13%%提升为40%以上。 
    (二)基本思路和原则 
    1.发展思路: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针对《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科学仪器自主研发,以及监测技术、检测技术、测试技术、勘探测试技术等工作的战略部署,采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自主创新模式,一是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的创造,以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为突破口,带动产生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二是坚持项目、基地、人才建设相结合,促进一流人才和重大项目向科学仪器基地聚集,带动产生一批科学仪器研发基地和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增强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鼓励高端军用技术向民用科学仪器转移;四是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加强政府首购和认购制度的执行力度,尤其是加大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对自主研发科学仪器的采购力度;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进口科学仪器的同时,引进先进设计制造技术,鼓励我国科技人员与国外共同研发科学仪器;六是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格局,同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科学仪器发展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2.发展原则: 
    战略导向性。一是,要加强受制于人的科学仪器的研发。二是,要提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科学仪器的重大技术问题,重点组织力量开发和攻关。三是,推动一批科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研究开发平台建设,加强工程化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增强科学仪器工程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术前瞻性。选择一些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基础研究成果,瞄准国际前沿,研究开发出若干有特色的、能有效解决当前国际对我实行技术壁垒限制的新型仪器和关键部件。 
    继承延续性。要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专项)形成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核心技术,对可能形成重大突破的重大科学仪器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要充分利用已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一切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系统配套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加强与其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学仪器配套的专用技术、软件和试剂的研究开发。 
    (三)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发展方向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